|
一分鐘搞懂冷干機的結構和原理
基本概念 露點溫度是指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都不改變的條件下,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,也就是壓縮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變為露珠的溫度。 當空氣中水汽已達到飽和時,氣溫與露點相同; 當水汽未達到飽和時,氣溫一定高于露點溫度。 因此露點與氣溫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氣中的水汽距離飽和的程度。在100%的相對濕度時,周圍環境的濕度就是露點。 露點越小于周圍環境的溫度,結露的可能性就越小,這也意味著空氣越干燥。 露點不受溫度影響,但受壓力影響。 濕空氣被壓縮后,水蒸氣密度增加,溫度也上升。壓縮空氣冷卻時,相對濕度增加,當溫度繼續下降到相對濕度達100%時,便有水滴開始從壓縮空氣中析出,這時的溫度就是壓縮空氣的“壓力露點”。 壓力露點與大氣露點之間的對應關系與“壓縮比”有關,如圖所示,在“壓力露點”相同的情況下,“壓縮比”越大,所對應的大氣壓露點越低。 壓力露點溫度、大氣露點溫度在不同壓力下的的對應如下圖: 冷干機常用的壓力露點、大氣露點、壓力、含水量表: 壓縮空氣露點溫度的測量 壓縮空氣露點的壓力露點溫度雖然是(攝氏度℃),但他的內涵是壓縮空氣的含水量。因此測量露點實際上就是測量空氣的含水量。 測量儀器很多,有用氮氣、乙醚等做冷源的“鏡面露點儀”,有用五氧化二磷、氯化鉀等做電解質的“電解濕度計”等。目前工業上普遍使用專用的氣體露點儀來測量壓縮空氣的露點。 露點儀測量壓縮空氣露點操作要求較高,特別是在被測空氣含水量極低時,操作要十分仔細耐心,氣體采樣設備及連接管路必須是干燥的(至少要比被測氣體干燥),管路連接應是完全密封,氣體流速應按規定選取,而且要求有足夠長的預處理時間,稍有不慎,就會帶來很大誤差。 壓縮空氣的“壓力露點”的測量取樣點應放在冷凍式干燥機的排氣管道內,且樣氣中不能含有液態水滴。其他采樣點測出的露點都有誤差。 用蒸發溫度代替“壓力露點” 工業現場直接用露點儀測量的步驟很為繁瑣,因此在要求不十分嚴格的場合,往往用溫度計來近似測量壓縮空氣的“壓力露點”。 用溫度計測量壓縮空氣“露點溫度”的理論依據是:在蒸發器中,壓縮空氣被強制冷卻,壓縮空氣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近似蒸發器溫度。 但需注意的是,所測得的冷媒蒸發溫度比壓縮空氣的實際“壓力露點”低。這是因為: ① 在換熱面積有效的蒸發器里,壓縮空氣與冷媒蒸發溫度在熱交換中存在不可忽略的溫差(有時可達4~6%);壓縮空氣所能冷卻倒的溫度總比冷媒蒸發溫度高。 ② 處于蒸發器與預冷器之間的“氣水分離器”的分離效率不可能達到100%,總有一部分分離不盡的細小水滴會隨氣流進入預冷器,并在那里“二次蒸發”還原成水蒸氣,使壓縮空氣含水量增加,露點上升。 因此,用這種方法測量壓縮空氣“壓力露點”時,溫度測點應選擇在冷凍式干燥機蒸發器末端或“氣水分離器”內。因為此測點壓縮空氣溫度最低。 很多冷凍式干燥機一般采用這種方法來測量成品氣“露點溫度”,一些配置了露點儀的冷干機基本上都是這種方式。 |